叮咚买菜、小象超市、朴朴、盒马等本地生鲜平台都加入了小型活体宠物的选项。
斗鱼、蜗牛、寄居蟹被冠上“办公室搭子”“猫咪电视机”等描述,让很多消费者买菜时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只宠物。
今年,买菜平台买宠物的热度逐渐褪去,各大平台都不同程度减少了此类商品的数量。

但饲养宠物是一个长期过程,随着时间被拉长,新鲜感下滑,责任感顶上,各种新问题浮出水面。
有人为了自家孩子自然科学课,在买菜平台下单白玉蜗牛,小蜗牛的出生让她很快成为“太奶”。

初期白玉蜗牛确实很好养活,弄点剩菜叶就能饲养,可后来白玉蜗牛繁殖失控,家中饲养的蜗牛泛滥成灾。
白玉蜗牛繁殖能力超强,每次繁殖超过一百枚蛋,后来她给周边邻居免费送都没人要。


很多平台,斗鱼被改叫“婚纱鱼”进行售卖,运输暴力和饲养指南的缺失,让买菜平台斗鱼变成“七日限定盲盒”。
“北方城市冬季寒冷斗鱼不容易成活,第一批在买菜平台买斗鱼的朋友基本死过一轮。”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“彩色小鸡”,大家在买菜平台上加速体验了一次从养宠到面对宠物死亡的全流程。
如果将活体宠物当作商品售卖,是否需要更多“饲养方法”提供,安全隐患注明。

随着平台应季蔬菜的供应越来越丰富,很多消费者表示自己买菜时发现菜里附带着蜗牛。
究其原因,可能是因为西洋菜、水芹菜这类水生植物很难洗干净,容易残留软体动物。

有人对此很从容,觉得有蜗牛是无公害的证明,自己得到了“免费宠物”,索性开始研究蜗牛喂养。

但对更多人来说:“本来带着好心情准备好好做饭,洗菜洗出软体动物,难免产生心理阴影。”
在菜里洗出蜗牛的消费者也掀起新一轮讨论:无农药无公害是否意味着菜里可以自带蜗牛。

当去年有平台烹饪方式的宠物销售作为营销卖点时,食物和宠物的边界已经被模糊。


